裘维烱:白泥墩文化之根的记忆(转载)
2018-05-16 23:01:48
  • 0
  • 7
  • 166

原文标题:白泥墩文化之根的记忆

作者:裘维烱   天乙老人的QQ空间

https://user.qzone.qq.com/1713641520/blog/1526127345


裘维炯老师在杭州西湖郭庄 王献


白泥墩文化之根的记忆


  “根”在哪里,它不仅是生的地方,成长受教育的地方,甚至是曾经贡献过才智精力等等的地方。因为地球那么大,谁也没有时间精力和财富去周游,正像个人与六十亿人的相处一样,认识的人微乎其微,少之又少的,但总有几处刻骨铭心的“记忆”,永远扎根在心灵之中的,作个比,“根”——知己的互动——否则何来“第二故乡”。

  白泥墩是嵊州市甘霖镇普义乡的一个自然村,在覆船山下崇仁江边,经白泥墩南边的门前溪与沸水江汇合流入剡溪江环抱中。时下虽然有不少人说崇仁江,其实是条小溪,只不过中间多筑几个拦水坝,蓄起水来供农田用水、村民盥洗而已。白泥墩村中,也有一段“支流”,长不过五十米,大家都叫“沱甽”,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条甽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东西两岸是房屋,虽然没有花木,却常有孩子钓鱼,显得恬淡清净可爱。甽南端平板石桥边东侧有王氏家人经营的“乾生堂”中药铺、家庙、路廊,经浦桥去城关。往西小街有箍桶、理发等小店算是街。自从公路开通,这村道已经冷落,原来的各行业全部移到江滨的公路上了,凡村民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应有尽有,新建民居快延伸到覆船山下了。

  就是这么一个原来两百多户的小村,在清末民初时期,出现过不少革命志士、社会贤达,据说周亚卫、王晓籁、黄金发、祝绍康、张伯岐、尹锐之(尹锐之是甘霖尹家人,周亚卫的爱人,身世见《虞初近志.尹锐之传》)一起攻打清政府浙江总督衙门,在老一辈人中还有他们有关的口碑。遗憾的至今没有查阅到书面资料。所以尽管耳闻周亚卫曾任陆军总监,解放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但远不及王氏家族鼎盛对我留下的影响来得深,因为首家中西合璧的芷湘医院(嵊州市人民医院前身),与首家私立的春皋中学对社会的贡献。

  王氏家族在白泥墩是大族,分前房后房。后房有五兄弟,其中一支称白果垟,据传说系祖先栽种白果发家,人才辈出,据我粗浅所知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是王晓籁,见到过他的祝寿诗文集,其中有一帧照片则印象深刻,是他自己参拜扮相包龙图,从中可窥他的理想追求。他一家,人丁兴旺,有人说他为多子大王,对此我记起一件往事。

  王家奶妈的儿子袁正南老师是我普义乡中心小学的同事(已文革中死于自己家门口),1952年春节,我俩从北山步行到绍兴,住宿是他找绍兴长途汽车站的站务人员王李解决的。他说王晓籁多子,取名用笔划来区分,王李即十八子的意思。这也是别出心裁,宗法社会是用词字顺序来排辈分的,这样同宗人一看就知是同宗家族的兄弟。后见王氏宗谱,王李取名友杰,字李庆,袁说十八子还是有一定根据的。甚至连工作来说,也与王晓籁经营箫、绍、嵊、新、天、临、黄长途汽车公司有关系。

  王晓籁是晚清秀才,受百日维新的影响,在周亚卫介绍下,参加光复会,因秋瑾案发,出走上海从事商业金融活动,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为海上闻人,是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五十自述》中表述:“三十以前做其富,四十以前做其平,五十以前做其穷。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行其道。” “崇拜养活多数人,渺视积得多数金。” 深悟经济基础与开创事业的辩证之道。

  他所处的历史,正是变革最激烈的时代,从辛亥革命到文化革命,有良知的炎黄子孙,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迷惘而奋斗。推翻封建王朝后,他又为讨袁北伐助饷支援,参加誓师大会。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在上海人民广场“五卅”运动纪念碑上,详细记录着当年以王晓籁为代表的商界总联合会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在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成立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期间,王晓籁被推举为临时市政府主席。“四·一二”前后,王力主建设民主政权,反对武力镇压工人。抗日战争中,送大量物资给坚守驻沪的十九路军。后组建红十字会救护队,再化名奔走海内外,多次接受侨胞捐献的抗日款项和物资。王经常与宋庆龄等交往,倾向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并在接宋氏信后回归大陆,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毛主席还在中南海私人宴请王,指派为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列席有关会议。王晓籁1954年当选上海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1967年逝世,享年81岁,后葬于龙华烈士陵园。

  下面回忆文化贡献的两件大事及中心人物:

  王晓籁与王邈达、王孝本三兄弟在城关镇创建芷湘医院,王邈达任董事长兼院长,设中医、西医两部,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牙科和耳鼻喉科,病房19间。这样规模的中西合璧医院在民国8年,不仅是嵊县甚至绍兴也可说是破天荒的。

  王邈达博通经史,对张仲景著作的精研融合哲学与科学为一体,写下《汉方简义》等多部著作,27岁就在芷湘医院悬壶济世,行医六十余年,时称“王一帖”。曾应召为光绪、蒋介石治病。解放后受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被任命为浙江省中医研究所顾问、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协委员。他曾多次上书中央卫生部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惜在文革时惨死,临终留下绝笔:“本人一生行医,绝无为官之念。” 平生节衣缩食,他在白泥墩的老房子相当陈旧,而在义赈则倾囊相助。对贫困求医者,不仅免收诊费药费,有时还免费提供住宿。业余爱好金石书画,与当时闻人马一浮、弘一法师、余绍宋、商笙伯等都有交往。我在土改后曾受王凤樵赠送《邓石如印谱》(邓石如篆刻为皖派鼻祖),惜遗失于文革,现在回想,可能是王邈达在土改时期散失的家藏珍品,后竟毁于文革。

  芷湘医院旧址在鹿胎山南(解放后为嵊县人民医院),后又与史沛棠在杭州西湖区合办“六通中医疗养院”,王邈达自任院长兼中医部主任。闲时与寓住花港观鱼的马一浮探讨金石书画、医学、哲学。有一周一晤之佳说。他自号书斋“六百金文斋”,曾购得唐代诸遂良临摹的《兰亭序》真迹,马一浮曾借临数载。建国后他将稀世之宝600多件金文拓片和《兰亭序》长卷全部献给国家,现藏浙江图书馆。此外还撰有《地理辩证揭隐》、《仰观宇宙》(195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从王邈达身上可窥见中医的博大精深之处,很值得时下中医师借鉴的是超越行医之上的追求。

  还有一位应重点介绍的是王珪荪。触发我对他身世了解的兴趣,还是从他住宅建构的特异之处引起。

  在白泥墩的自然景观中,像长方形的沱甽池塘算称一景,其实不过是由北而南的水沟拦起来,下去就是崇仁溪。沱甽西大宅连片,都是传统建筑的格局,王珪荪私宅在甽的东北边上,大门口是三块石板铺就的桥,进门就是四五十平方的葡萄架,遮住正三间门前的宽阔走廊,中间一间堂屋却是一座特大的楼梯,两边是房间,上楼可见布局新颖的北窗下三间客房,南面左右两大主房,房前游廊都装上玻璃,西侧一架书,是商务书局发行的万有文库为主的书籍,我还见到过一部十卷本《红楼梦索隐》,房间光照充足,满眼绿色,坐下看书即使寒冬腊月也十分惬意。回到楼下走廊延伸到厨房,中间隔开二十多平方的天井,厨房后门是路,走到春皋中学不过一百多米远近,显然这房子建筑思路是溶合中西独特思路的人,引起我进一步思索。

  解放后该宅作为普义乡人民政府。因我在普义乡中心小学做社教工作,常走过春皋中学到乡人民政府联系工作,所以对他住宅留下深刻印象。

  从创办春皋中学和民生农场两件大事中可窥见王珪荪的理想追求。他早年就读于北洋大学工学院,后留学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历任厦门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调大连海运学院任教务长兼轮机系系主任,为辽宁省人民代表,旅大市政协常委,于1969年逝世于武汉。

  在家乡白泥墩办春皋中学和民生农场不是他专业,我认为是他立志于开发民智,是发展农业国的第一要务。春皋中学开创于抗战时期。当时他任私立英士大学系主任,假期回乡办夜校,亲自上课,进而决心拿出私田50亩,动员本房春皋公茔田150亩,以田产收益作为办学经费,邀请周亚卫任学校董事会的董事长,这样终于在1939年办起嵊县第二所中学。150亩茔田牵涉到春皋公下三房的切身利益,所以也应附述:除长房金申、珪荪,还有二房王友燕和三房醉白夫人,对办学的贡献。

  当时日军侵华,烽火遍地,学子求学无路,这所附设战时高中补习班的春皋中学的意义是深远的,培养不少颇有成就的学者专家。

春皋中学 王献天

  民生农场在村东北,人称园艺场。聘专业技师繁殖果木秧苗,号召乡人种植油茶等经济作物,由于当时社会背景侧重粮食,王珪荪又忙于办学,所以没有形成气候而失败。但这精神同样值得肯定。孝经引述了孔子回答曾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之所以命名“芷湘医院”、“春皋中学”,可见儒家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贡献。而王珪荪还接受了西方教育,怎么会不关心门前沱甽水的清纯!

  最近我去白泥墩,新造楼房在公路旁延长到覆船山边,村北也是大片新房子,唯独老房子住的人少,急需修整的,正如这条甽,已近淹滞填平的“垃圾坑”,与春皋中学变成工棚相似。

  这是与春皋中学命运终结有关的自然现象。

  春皋中学在解放后,学校由私立转为公办并更名为嵊县第二初级中学,1958年改为嵊县甘霖中学,加设高中部。1961年7月首届高中毕业生被高校录取34人,录取比例为全县第一;下半年学校初高中的班级已经有21个了,学生1117名,教职员工60余人,真是盛况空前。

  1962年,因历史原因贯彻“坚决收缩”的方针停止高中部招生,到1968年9月,在“把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的号召下,把学校的仪器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和40余位教职员分散到新创办的甘霖、白鹤、剡北、蛟镇等学校,一变为五。1969年7月普义农业中学并入,原属农中的福泉山土地成为学农基地。1970年2月恢复招收高中部新生。同年7月,春皋中学改名为普义中学,学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1983年高中部改为农业职高班,9月正式改为嵊县农业技术学校,直到1993年5月恢复老校名“春皋中学”。遗憾的是这所嵊县最早的私立老牌中学在2001年停办了。这所学校63年时间里为社会培养出上万学生。

  停办的原因有这样的传说:原嵊县教育局规划,是拟改为嵊县农业职业学校,但要求所在地乡村领导动员群众划出部分土地,由于牵动群众利益多,他们没有接受。这样,就把多年老校并入蛟镇中学。这传言,我想是可靠的,因为党的政策凡群众坚持办学的话,肯定不会撤去这所中学的。我想王珪荪如果有灵的话,一定会万分惋惜,怎么可以放弃启迪后代加速事业发展的办学思想。

  党的政策看重大局,中学虽然撤掉,但对白泥墩小学还是足够关怀,是绍兴市的示范小学。土改前后,我曾在该校工作。当时王晓籁家族中有王湘云、王宝钗两位女士也在小学任教。


甘霖镇白泥墩小学 王献天

  这所学校的校史比春皋中学悠久。1911年创办,校名树人小学,1914年改名为嵊县私立剡山小学,王晓籁任学校名誉董事长并资助办学。1931年与化雨小学合并。校址原在村东农田中的瑞云庵,几经变迁,现已占地18717平方米,建筑面积2771平方米,教职员工20多位,嵊州市先进集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村的文化底蕴有关。1952年人口普查,离白泥墩500米左右的西山楼的自然村,竟有大学生近20名之多、法国留学生一人。我想这也可能与王家人材辈出的现象有关。

  作为文化现象,白泥墩大庙应作简析。


白泥墩大庙 王献天

  嵊州市古名剡县,最早的县志《剡録》记载:汉初建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境内设27个乡,原白移墩归属于清化乡招贤里。明朝乾庆1568年改名为白泥墩。大庙、招贤庵的重建在明朝万历是史实,因古今最大洪水遍布时,庙址从未进过水而名浮鳖。地形头部有一泉,古称仙水“鳖眼井”。取水擦目能增强视力,常饮此水有益长生。所以方圆五六里的善男信女来求神念佛长盛不衰,也给白泥墩村助力,同步兴旺。

  大庙在解放后经历两次修缮。1956年台风影响,吹损倒塌,后经过大修恢复原貌。文革破四旧中,庙庵内的神像设施全部毁完,只幸存大庙内两侧墙上的古画“十殿阎王地狱全景图”。直到嵊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普查全县文物后,于1990年下达嵊县文管一号文件,确定大庙为县文物保护点。1993年重修大庙100平方米,重建招贤寺145.92平方米,基本恢复原状,但文化遗物仅仅找回明朝石刻“八仙图”一块与佛桌石脚“顶天立地”一块,及香炉柱“二龙抢珠”一座而已。

招贤寺 王献天供 

  招贤寺的庙貌辉煌,得到重光,而春皋中学变成杂乱的工场。这使我联想起参观华西村时,有几句话印象深:“不跟风、不听偏,绝不有私心杂念,按中央精神,根据华西的实际,走自己的路。” 这与白泥墩的先贤王晓籁、周亚卫和他妻尹锐之及王邈达、王珪荪等投身革命、造福乡梓的精神是相似的,都是宝贵的财富。我虽然在白泥墩仅仅工作了两年半,但优秀历史的印记未尝淡忘。我还是真诚希望文化事业的继承发扬光大,得后人的接力。王氏家族在2012年重修家谱是对家族文化的寻根。如果把白泥墩村史整理出来,设馆陈列,不仅提升村的品质,它的意义与影响会更深远。我还是希望王姓后人把“春皋中学”再办起来,继承先贤王珪荪的精神,而非时下流行的学店。


        裘维烱于花洲藕室

        时年八十又八

        2018年3月26日

                 

                           

作者简介:
   裘维烱,号无闻道上人。1931年出身于杭县教师之家。抗战返里崇仁镇,就读于崇仁小学,自嵊县乡村简易师范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56年调干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现浙江大学)。1960年以“五类分子”编外下放。1979年恢复公职,已是知命之年,1986年再次落实政策,调入余杭市临平中学,退休后归属余杭区第二高级中学。参加省诗协、钱塘书画社等组织,任教过老年大学。年来耳聋眼花,已很少创作诗书画印,残存记忆,偶作短文自娱,也算是笑对喝“孟婆汤”罢了。


图文引自
天乙老人的QQ空间
白泥墩文化之根的记忆
https://user.qzone.qq.com/1713641520/blog/1526127345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