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机械专家 沈 鸿传奇(转载)
2020-07-15 17:19:47
  • 0
  • 0
  • 2
原文标题:没上大学,没留洋,纯靠自学当院士,影响我国几十年,他凭什么?
原发:沐情说 2020-07-13 19:48:15

没上大学,没留洋,纯靠自学当院士,影响我国几十年,他凭什么?


  今天来说一位天才机械专家

  他是中科院里,唯一一位小学都没读完的院士。

  纯靠自学,竟然撑起了中国军工业的半边天。

  可以说没有他,中国武器将落后于世界几十年,辽宁号航母也不会这么快问世。

  这样一位天才专家,是万吨级水压机总设计师、“两弹一星”项目最牛组织者

  可是却一直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无人知晓。

  他叫沈 鸿

01

  沈 鸿,浙江海宁人。

  7岁进入镇上学堂读了4年,因父亲去世,家里无力供他读书,只好辍学。

  沈 鸿 这一生短短四年的校园时光,就此终结。

  像其他穷孩子一样,他来到上海给别人当学徒。

  13岁的男孩对知识如饥似渴,布店经理也爱才。

  对他大发善心,允许沈鸿有空多看书,少干活。

  身处十里洋场,这里有世界往来的船舶,也有各式各样的汽车。

  沈鸿开始对机械萌生兴趣,要救中国,得懂科学,兴工业。

  兵荒马乱的年代,布店生意不好,几个朋友都觉得沈鸿聪明有头脑,鼓励他开办机械厂

  朋友们借的闲钱,加上他的积蓄,一共5000,沈鸿的工厂开张了。

  当时淞沪抗战刚结束,城里很多房屋损坏,对门锁的需求量剧增,商机可遇不可求。

  他既当老板,又是产品总设计,每天忙得乐在其中。

  小学都没毕业的沈鸿,借鉴国外流行的弹子锁,自己改良了一下,竟然造出了第一块“利用”牌国产锁

  这款国货锁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价格便宜,性能又好,流入市场自然供不应求。

  先是占领上海市场,后来越来越畅销,一度卖到香港,出口东南亚。

  其实他真正的梦想是造国产汽车

  按沈 鸿的预想,先转型造汽车配件,工艺成熟后,再研发汽车。

  如果故事按部就班地发展,沈鸿只能算作一位功不可没的民族实业家,远远达不到后来的成就。

  突如其来的七七事变,打断了他的追梦之途,甚至让他被迫更换了人生。

  因为国难当头,他誓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02

  七七事变后,上海不再太平,工厂的日常运作受到极大威胁。

  但民族工业不能断,否则前方将士的抗日武装谁来供给?

  要是工厂被日寇占领,替敌人卖命,更是历史的罪人。

  沈鸿拍板做出一个冒险的决定,跟随当时国民政府搬迁到武汉。

  在炮火流弹乱飞的战争时期,32岁的沈鸿带着10台机器和7名工人,千里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武汉落脚。

  可是国民政府并不重视工业,沈鸿眼看着日寇横行,却帮不上忙。

  这时候一位八路军联络员找到沈 鸿,热情地发出邀请,希望他去延安。

  据沈 鸿了解,共产党在真心抗战,他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在去之前,才开出两个条件:

  第一:机器无偿借给八路军,抗战结束归还即可。

  第二:工人工资和八路军一样,绝不多拿。

  不为赚钱,但求抗日成功。

  去往延安的路上,更加惊险,要摆脱特务监视,还得突破重重围堵。

  最终沈 鸿趁着大年三十防兵疏忽,把设备偷偷运走了。

  抵达延安这一天,对八路军抗日而言,意义重大。

  沈 鸿带来了10台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等母机,9部电动机、发电机设备,300多件机械工具。

  他一个人撑起了延安重工业,这根救命稻草被八路军一致推崇为“边区工业之父”

  外行人可能不懂,简单来说,沈鸿带去的母机,不止是生产武器的机器,它还能制造机器。

  他送给延安的其中一份礼物就是,设计生产了30台简易枪械修理设备。

  只需要两匹驴子驮着,就能随军使用,足以修理大部分枪械问题。

  此外,沈 鸿还和徐 驰搭档,在延安建起了炼铁高炉,年产300吨,从根上解决了延安的铸铁问题。

延安工业突飞猛进,沈鸿就是第一大功臣。

  后来特地请他出任边区军工厂的总工程师,毛主席还亲笔写下“无限忠诚”奖状,表彰他的贡献。

  这个小学都没读完的锁匠,靠天赋和热忱,一步步成为了延安工业顶梁柱。

03

  抗战结束后,沈 鸿又带工厂回迁上海。

  这些机器损耗不少,八路军额外补偿沈 鸿8000块大洋,请他另购置一套新设备。

  解放后,沈 鸿跟随一众大佬前去苏联观摩学习,

  别看他只有4年的上学经历,学习能力却是一流。

  沈 鸿说过:“大学毕业是什么?大学毕业就是1200天的学习。我用12000天学习对付1200天的功课怎么样?我学习不停,我怎么笨也不比别人学得少。”

  1950年,44岁的沈 鸿自学俄语,5年后他能翻译苏联机械工业书,和苏联专家谈笑自如。

  几年间,他反复往来于中国和苏联之间,不断将新技术、新设备引入国内,个中曲折,外人很难想象。

  他本可以当一个安逸的厂长,高枕无忧,但为了国家重工业,沈 鸿义不容辞。

  1958年,沈 鸿接到中央下派的任务,由他担任总设计师,在上海建造万吨水压机。

  万吨水压机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能制作上百吨的巨型零件,当时世界上只有两三台,如今全世界也只有几十台。

  整个团队只有沈 鸿在苏联见过一次,也仅仅只是参观过外观,根本不了解内部构造,一切从零开始。

  当时国内重工业很不完善,苏联专家直言不讳:你们做不成。

  沈 鸿偏不信邪:“那你告诉我,那世界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是怎么出来的?”

  在万吨水压机研究的重要关头,苏联和中国断交,只能靠自己埋头研究。

  他带着团队跑遍全国中小型锻造水压机厂,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

  还用纸片、木板、竹竿、铁皮、胶泥、沙土等各种材料模拟水压机,反复设计,拿出最终方案。

  那么比模型放大上千倍,万吨级水压机到底该怎么造呢?

  最终沈 鸿团队想出一个办法,先造一台1200吨水压机,测试它的承重能力。一旦成功,再用原方案扩大十倍,投产12000吨水压机。

  其中沈 鸿还进行了不少工艺改革,把横梁部分的总重量减轻一倍,让我国万吨水压机成为全世界大水压机中最轻的一台

  当然,也为团队节省了一半以上的工作量,更为国家节约了大批研究资金。

  这场浩大的工程持续到1961年12月,才将所需要的40000组零件全部生产完。

  沈 鸿担任总指挥,终于等来了组装水压机,这辉煌的一刻。

  万吨级水压机不是为了军备竞赛作秀,而是真正把我国军工业推向了世界前列的国之重器。

  锻压航母,改造辽宁号,造大型军用运输机等等,都离不开这个大块头。

  往近了说,今天的国民安全感,可是都有赖于这些真正钢铁长城。

04

  其实在水压机研究后期,项目工作趋向平稳,沈 鸿就被抽调负责“两弹一星”协调工作。

  说起两弹一星,立刻想起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邓稼先等等。

  但是沈鸿作为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一直没机会走到幕前。

  两弹一星离不开9套大型设备,这些设备能用来生产飞机机翼、火箭铝板、无缝钢管等等,而当时中国有很多工业部,机械、冶金、化学都隶属不同部门。

  要做出9套设备,无疑需要一个人从中调配,而沈鸿就是不二人选。

  就连当时国务院副总理陈云都说:沈 鸿同志不是哪个部门的总工程师,而是我们国家的总工程师。

  制造“九大设备”时,正处在我国最为艰苦的“三年困难时期”,极为考验沈 鸿的组织领导力。

  很多技术型人才往往不是好的领导者,要么性格孤僻,习惯单干,要么不会管理,放任自流。

  但沈 鸿是个例外。

  他的管理风格务实,绝不玩形式主义这一套,也从不摆架子,让人很信服。

  组里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跟他探讨问题,一次有位技术员跟沈 鸿争论到半夜,沈 鸿叫他先回去睡觉。

  技术员走后,他却埋头计算,第二天天亮,他就去找技术员。

  “我仔细算过了,还是你对,我的意见是错的。”

  一位小到弹子锁,大到万吨级水压机都精通的总工程师,竟然跟一个年轻技术员承认错误。

  可在沈 鸿心里,他坚持真相面前,人人平等。

  他常挂在嘴边的是,“事情做好了有我一份,做坏了,应当多负一份责任,因为是领导嘛!”

  谁不想要这样既有能力又懂担当,还体恤下属的好领导呢。

05

  此外,沈 鸿是位极为痴迷汽车的老顽童。

  他这辈子为了祖国的重工业,没能留在厂里造汽车,完成小我的梦想。

  于是退休后,沈鸿经常跑到北京郊区帮农民修拖拉机。

  那些淳朴的老乡,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修车工,竟然是一位部长。

  更有一则轶事说,他听闻亲戚停在楼下的车坏了,默默拿上工具,把车大卸八块,修好又装了回去。

  他一辈子醉心机械,又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燃烧了自己的激情,点亮一个强国梦。

  沈 鸿的故事或许读来遥远,但其实他的贡献就渗透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

  50年代,我国连重型炮都没有,仅仅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连国产喷气式飞机都上天了。

  没有这位天才机械师的组织和设计,新中国的重工业恐怕难以发展这么迅猛。

  在那个四面楚歌,世界都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年代。

  早一分造出来飞机大炮,就多一分保家卫国的信心。

  沈 鸿天资聪颖,做出这么多成就却也离不开年复一年的钻研。

  所谓天才,都是天赋加努力才赢得的荣誉。

  今天的和平就是无数像沈 鸿一样的前辈,不断自我牺牲、自我进步换来的。

  他们冒死做出那么多伟大的成就,不该藏在历史的烟云后,化为一颗平庸的尘埃。

  沈 鸿,和千千万万个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

沈 鸿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学家
沈 鸿,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是我国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主持制造了用于冶金工业的30000吨模锻水压机。80~300毫米钢管轧机和特薄板轧机等"九大设备"。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大型工具书,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沈鸿是自学成才的榜样,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率。
沈鸿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8648112-8969426.html

乐天蓝鹰转载于2020-7-15

链接:
没上大学,没留洋,纯靠自学当院士,影响我国几十年,他凭什么?
https://www.toutiao.com/i6848930495229592068/?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imestamp=1594798033&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007151527130100260770712351F41C&group_id=6848930495229592068
乐天蓝鹰 - 博客中国
 http://yinayo.blogchina.com/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