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
「说谍」他是在延安公开的国民党少将特工,他是中国的史学大家——徐佛观
https://www.sohu.com/a/322142418_588143
「说谍」他是在延安公开的国民党少将特工,他是中国的史学大家——徐佛观
他是当代中国新儒学的领军人物,他是史学大家,他还曾是,国民党高级军情干部。他叫徐复观,原名徐佛观。
徐复观
1944年3月,蒋介石在一份关于延安的观察报告上批示:“此乃本党某同志对中共情形实地考查所得之结论。某同志一面为三民主义之忠实信徒,一面对党派问题,素无成见;故其所得结论,较客观而深刻。某建议部分,亦颇有独到之处,可发人深省,故特为印发,供本党负责同志之阅读研究。其中所加之圈点,皆寓有深意。深望因此而能有所启发奋勉也。” 这个批示印成小册子时作为编者“序言”出现在扉页上,内容中多处圈点文字,显示国民党最高层对其极为重视。
这份关于延安的观察报告,就是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派驻第十八集团军少将高级联络参谋徐佛观,在经过半年的观察研究之后,所撰写的一份对于共产党和延安革命队伍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国民党和重庆国民政府的反思反省意见书。
徐佛观进入延安时
徐佛观,湖北浠水人,名秉常,字佛观。少年求学时,便得到授业恩师,也是中国国学大师黄季刚的赏识,他曾这样叙说过徐佛观夸奖,“我们湖北在满清一代,没有一个有大成就的学者,现在发现一位最有希望的青年,并且是我们黄州府的人……徐先生天资过人,任何繁复文字,看过一遍,即能道出其中要领。常放言高论,压倒群伦;有时举止脱略,自校门进入,手持甘蔗,且走且啃,旁若无人……徐先生的自习室在楼下,夜间多高声朗诵。”
黄侃,字季刚。辛亥先驱,语言学家
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徐佛观弃笔从戎,开始了其军旅生涯。后东渡扶桑,就读于明治大学经济学系和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
“九一八”事变后,因反日被日本当局拘押,后返送回国。此后跟随桂系首领之一黄绍竑多年。
1938年,任国军第八十二师团长,第六战区陈诚高级参谋,重庆中央训练团教官。
1942年,与唐纵相识,并经其推荐,成为康泽三青团组织部长。又被康泽任命为军令部驻第十八集团军少将联络参谋,遂进入延安。
唐纵
国民党情报、警政系统元老、首领之一,彼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组长的唐纵,在日记中记载:徐佛观“1943年返重庆,写了一份对延安及共产党军队的观感报告,蒋极为重视,作眉批,印成小册子。徐于1945年初在侍从室二处六组工作,后任中央乙级会报联秘处副秘书长”。(《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第386页,群众出版社1991年8月版。)
老年张令澳
曾担任蒋经国秘书的张令澳,彼时在侍从室二处工作,他回忆:“此人专门研究中共问题,调回重庆后,蒋介石几次召见他,详细听取他汇报在延安情况,甚感兴趣。徐佛观写有一份对中共内部情况分析的报告,蒋认为‘见解独到,分析透切 ’,对这份报告反复阅读,并在精辟处,加了不少圈圈点点和批语,予以赞赏。事后就派徐佛观进第六组(处),主持对中共问题的研究。”(张令澳《侍从室回梦录》,第278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张令澳著作
徐佛观受派到延安时期,正值共产国际宣布解散,国民党借机渲染要求中共退出政治纷争,而处于整风运动高潮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掀起更加猛烈的抗议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示威活动。
在国共双方政治纷争的历史舞台上,徐佛观有机会亲身观察体验两个政党阵营里的情状,徐佛观从意识形态来说,是一个坚定的反共分子,完全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但是就他对两党纷争问题的观察思考,却可以看见一个大家之言,所以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也更加发人深省。简要点如下:
今后为求有效之处置,须先承认以下之事实。斗争而不承认现实,则其第一步已归失败矣。
1、在精神上与行动上,中共今日系以绝对性、全体性对我,而我仅系以有限性应之。
2、在彼势力范围内之民众,虽万分痛苦,而一草一木不能不为其效命。在中央势力范围内之民众,虽万分宽大,而其地位能接近政权者,在事实上,反多为蛀蚀政权之人。其无机会接近政权者,则更为蛀蚀政权之分子所压抑,无由窥见中央之本体。故彼能扰乱我之社会治安,而我反不易拯救彼榨压下之民众。
3、彼可伪装民主政治之外形,以欺骗国人、国际;而我则既不能拒绝民主,复未能灵活运用之。
4、战后我以和平安定为有利,彼以混乱分裂为有利。求混乱远较求和平为容易。
5、抗战以来,敌后彼我斗争之现象,在我方最先为党之失败,其次则为政之失败,最后则为军之失败,恰与彼之发展过程相反。(《徐复观杂文补编》,第五册上,第32—33页。)
《徐复观杂文补编》
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徐佛观断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之间必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和较量。
“与奸伪之斗争,不全胜即全败。全胜则奠定国家民族千百年太平之基,全败则沦数千年文物为异类,其中绝无中和之理。将来斗争正式展开以后,其惨烈远过于往时。”(《徐复观杂文补编》,第五册上,第40页。)
“国民党像目前这种情形,共产党会夺取全面政权的……不改造国民党,决没有政治前途的。”(胡晓明、王守雪编 《中国人的生命精神:徐复观自述》,第6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著《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上述之言,这对居于抗日建国领导地位的国民党,对处在政权正统地位的国民政府,无疑是当头棒喝,警世危言。
并且,对于这种严重危机,徐佛观认为,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以及民主派中间力量,目前所提出的各种政治解决方案,都是无济于事的。“然则此一问题,果能以政治方式解决乎? 本人曾以各种方法,探索彼方(指的是中共)之真正意见,始知不特中央(指的是国民党)所希望之政治解决条件,不能达此目的;即社会粉红色人物(指的是当时同情共产党的民主派中间力量代表人物)所想象之条件,乃至共党自身今日所公开主张之条件,亦决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凡了解共党之本质与历史者,皆可认此为当然之事。中共对内部宣传,短则五年,迟则十年八年,必统一中国。彼心目中之革命与政权,系绝对的而非相对的。”
既然各种政治方案都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场军事战争带来的总较量,就不可避免。
如此判断,如此警示,在国民党高层部分参与决策者当中,所引起的骚动和震动是甚为强烈的。如唐纵所言,“十八集团军联络参谋徐佛观新自延安归来,历述延安荒谬狂悖之情形,令人愤慨。据徐佛观观察,非用武力不足以解决。任何方法,徒托空言。而用武力,在目前政治现状下,前途并不可乐观!”(《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第388页。)
历史发展的证明,徐佛观高出常人之处,是保持理性的态度,对事态做出比较深入的研究,做到“入木三分骂亦精”。
【注】引文也见于朱鸿召著《延安缔造》第五章《案例五 徐佛观驻延安观察到什么》(398页-404页)
(乐天蓝鹰辑于2020-4-6)
【附注】
《延安缔造》
延安十年,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赢得民心,赢得天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掩藏着丰富的思想智慧,也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启发意义的社会话题。《延安缔造》用开放的眼光,纪实的手法,在坚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选择普通读者乐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全方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精神魅力、文化活力和社会影响力,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局部执政环境下的政治智慧、经济政策、道德情怀和文化创新能力,再现两代人对土地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寻,对社会的责任。重塑延安革命精神传统,激励当代,启迪后鲲。 《延安缔造》由朱鸿召所著。
《延安缔造》 作者简介
朱鸿召,1965年生,安徽庐江人,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解放日报》主任记者、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延安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现供职上海市嘉定区某机构。主要从事延安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研究。相关著述有《延安文人》、《众说纷纭话延安》、《延安访问记》、《王实味文存》、《博古,39岁的辉煌与悲壮》(合编)等。主持并参与近年来有关上海文化发展的政策设置和修订调研工作。
引自:
《延安缔造》【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_中国图书网
http://www.bookschina.com/6451462.htm